星期日, 10月 30, 2005

Evita


出品國:美國 1996
導 演:Alan Parker
演 員:Madonna, Antonio Banderas, Jonathan Pryce, Jimmy Nail, Juan Peron
音 樂:Andrew Lloyd Webber
歌 詞:Tim Rice

時間:2005/10/30 10:30am
地點:home

圖片來源:Amazon(德)

剛看完的時候感覺非常糟,實在令人失望的音樂劇。混亂且沒有感情,跟以前聽歌的感覺完全不一樣!唉,我也不知道,總之不喜歡,一堆看不懂的地方。劇情跳躍的太過分,每一個畫面都轉的很 硬。我還是喜歡主要的音樂呀,但是配上這些演員就怪,尤其我覺得瑪丹娜演的一團糟。那個不知道該算主角還是配角的Antonio Banderas就很棒,可惜配上一個不會演音樂劇的Madonna。或許導演也不好,才把整組劇弄得一團亂,真是可惜了漂亮的音樂。

因為是音樂劇,忍不住跟八美圖比劃,然而兩者截然不同。八美圖從頭到尾都在一個空間,Evita一直在不同的地方穿梭,想要畫面跟八美圖一樣流暢似乎太為 難導演。個人認為八美圖成功的原因在於,雖然是一部電影,拍攝者並沒有把它當電影看待,從頭到尾它依舊是個舞台劇,只是設法塞入電影的框框裡讓更多的某些 人可以欣賞。反觀Evita,似乎在說,既然是電影就要有電影的樣子,因而某些環節既要保持初衷又很難在電影畫面中圓融,才會讓看的人覺得“卡卡”,也無 法充分發揮Webb漂亮的音樂故事。

或許,許多不完美的原因,都是因為捨不得。

The Shipping News (真情快遞)

出品國:美國 2001
導 演:Lasse Hallstrom
原 著:E. Annie Proulx
演 員:Kevin Spacey, Julianne Moore, Cate Blanchett

時間:2005/10/30 12:00am
地點:home

圖片來源:某義語電影網

LeA老早就借我這部片,只是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看。睡前突然突發奇想,覺得房間的裝置還有點電影院的感覺。關起燈來抱著棉被,螢幕的距離跟高度恰恰好,音響也可以湊合著用。

這部電影有點敘述式的感覺,所以跟其他所有敘述式的故事一樣,在剛開始帶入狀況的時候有點無聊,卻又必須這麼辦。或許功力更好的電影製片家會有本事讓這些必要的敘述不要太悶。不過只要在我睡著前進入重點狀況,其實我比較喜歡這樣樸實的開頭勝過一開始的花枝招展(而搶了後面的鋒頭)。

當然依舊是一部米國專門的、脫離不了“愛”的電影,只是這次含蓄許多,讓觀眾自己去感受到幸福背後的動力。明明就有這麼這麼多不幸的事件,卻還想叫一聲,“Thanks God!”

Headline:
"Deadly storm takes the house, and leaves excellent view."

電影的結尾是經過暴風雨洗刷過後的家園。像中國不知道哪個人說的:「以前總總譬如昨日死,以後總總譬如今日生。」是不是也應該這樣看待重組的事?我們無法阻止暴風雨,但是可以將過後的世界看成新的開始。

調整駛往夢想的軌道,繼續航行。

星期四, 10月 13, 2005

SuDoKu 數獨

大概一個月前吧,跟LeA去逛書店的時候,看她拿著一本黃黃的冊子非常認真的在思考。當時只看到這一堆格子跟數字猜想大概又是算算數、填九宮格的遊戲也就沒啥興趣,連書名也沒記住。

後來某天逛到一個人的日記,其中有一段寫道:
風 靡日本及歐美的新玩意「數獨sudoku」,據說原創者是18世紀的瑞士人,但沒有得到應有的注目,直到20多年前,美國人重新挖掘它的魅力,日本人增 加它的遊戲難度,並命名為「數獨sudoku」,才逐漸受到日本人注意、沉迷,日本坊間書局還陳列許多「數獨」的書,漸漸地風行到歐美;聽說,「數獨」還 成為英國報紙銷售量的法寶,連美國紐約時報也無法阻擋它的魅力,開始定期登載。
才知道原來LeA買的那個遊戲就是這個,而且主要是推理不是運算,看過http://www.sudoku.com 的介紹之後,忍不住也買了一本來玩。第一天我就知道,這東西不能隨身攜帶,那很像許久以前的zookeeper一樣會讓我玩下去就沒完沒了的遊戲。

我買的這本遊戲書把所有的puzzle分為四種難度,第一段的遊戲只要根據介紹數獨的說法大概都可以很快解決。每次遊戲中發現一些邏輯性,就很高興的翻到最後一頁妄想解決應該是最難的題目,好幾次都頭昏腦脹的放棄。總而言之,完全沉迷了,雖然還不知道玩這個遊戲對人生有啥意義……

謝老師看到我的交友日記還送我這個網址:http://www.websudoku.com。幸好發現在網路上玩無法隨手做筆記因此容易出錯,否則還真難自制 :p。時報才短短兩個月就出了兩本,如果不是沉迷其中,怎麼可能一本兩個月就玩完?可見瘋狂的人不只一二呢!

資料整理:
Su Doku 數獨:全球最瘋的數字謎宮遊戲
作 者:韋恩.古德
出版社:時報出版
日 期:2005 年 07 月 11 日

Su Doku 數獨2:全球最瘋的數字謎宮遊戲
作 者:韋恩.古德
出版社:時報出版
日 期:2005 年 09 月 12 日

http://www.websudoku.com(圖片來源)
我喜歡它會計算時間以及玩家座落的range。

星期四, 9月 29, 2005

Cinderella Man (最後一擊)

出品國:美國
導 演:Ron Howard
原 著:Cliff Hollingsworth
演 員:Russell Crowe, Renee Zellweger, Bruce McGill, Ariel Waller, Paddy Considine

時間:2005/9/24 7:40pm
地點:信義華納威秀

圖片來源:美國 Yahoo! Movies

其實,如果不是Lea找,我根本沒想過要看這部電影。雖然它的海報真的很美,雖然我也跟王文華一樣,很喜歡那樣寧靜對視流露出來的感情,但是一想起它的劇情和拳擊相關,火就全熄了。

整 部影片大概是兩個主題,夫妻間相互扶持的愛情和大米主義中的希望、信仰、鬥志、愛國家。雖然已經對大米主義感到非常厭倦,但是也不得不承認米大國家才會 強盛。愛國、愛國,愛國家跟愛一個人一樣,不管優點缺點都要愛下去,對內可以去要求改善不好的地方,對外必須非常不謙虛的站出來挺。讓全世界都知道,我愛 了一個很棒的人,我來自一個很棒的國家。千萬不要像有些媽媽,對內叨唸小孩就算了,對外還要說:「欸,乖有什麼用?我的小孩笨死了,功課都不會!」啊?這 跟電影沒關係,我離題了。

電影演的好不好、拍的好不好我不知道,但是劇情的設計很棒!從一開始妻子開心的跳到丈夫身上,到丈夫邀她到現場 參觀,她說:「每次你被打,我都會很痛、很 痛。」那是作為妻子的真實心聲。我愛你,所以我永遠支持你,但是,其實我真的並不喜歡這樣。妻子一直到最後,受到多方恐嚇,強烈的感覺到丈夫的 危險意識,才終於說並不喜歡丈夫從事這個運動的話。

結 了婚的哥哥常常說,原來古代男尊女卑是有道理的。因為人的意見總有分歧,若沒有一方尊、一方從,那豈不天下大亂?並不是我反對女權,但對這說法頗贊同。前 提是,尊的那一方無論男女,在受尊的同時也該尊敬對方。電影中的妻子,完全遵從丈夫的決定,就算心裡不喜歡、不願意,但丈夫需要她的支持,她就給予支持。 這點有幾個男性做得到?只有女人才有這樣的彈性與韌性。男人並非多偉大,他們只是被擺在合適的位置上,如此男女才能相輔相成,世界才圓融;最最糟糕的男 人,就是誤以為男“尊”、而女“卑”,一定要等那個本來溫柔體貼的人自立自強了才驚覺:「啊?原來她根本不需要我。」

很喜歡那對夫妻相處的模式。雖然,換成是我應該早就走人了! :-p 原來我還是有點大女人。

星期三, 9月 14, 2005

datablogging

資料來源:XXC's blog
參考網址:reger.com

圖片來源:GeoNet Data Centre

最近真的忙到瘋掉,忙工作大事小事,也忙對自己許下的生活諾言(讀書、做blog、注意活動、關注家人……),忙到很多事只能匆匆瞥過放在心上卻無力深思(忙到花容變成月貌 :p)。

首先吸引我的當然就是data這個字眼,然後在首頁看到data mining之後馬上二話不說立刻申請了帳號來玩。申請帳號很簡單,但是玩就得花點時間,留待往後更空閒的時候再來細細玩味。

不過乍看之下有點失望,我覺得他那樣的方式跟其他可分類的blog網站差不多,只是將分類統一了。你可以使用別人已經做的分類(別的blog網站也有些共同的分類法),或自己開分類,但是自己開的分類也會被別人使用。背後使用的tag technology應該跟43 things一樣。或許玩久了又會有新的想法,但目前就這樣了,不覺得特別新鮮。以單純使用者的角度來看,我覺得43 things的表現方式比較有趣且吸引人。

星期日, 9月 11, 2005

Vivienne Westwood - 龐克教母時尚展

時間:2005/9/3 12:30pm (和蘇)
時間:2005/9/11 10:30am (和艾德蒙跟麗)
地點:台北市立美術館

美術館展覽資訊

圖片剪自:Vivienne Westwood 官方網

忘記是從哪裡得到資訊,總之很想見識一下所謂的時尚。雖然常常嚷著喜歡服設,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自己設計服裝,但是總沒有個入門,也不太認真的追尋這方面的資訊。一個時尚展、一堆人或說或寫這些概念給你聽,就像上一堂正統的服裝課,總算有一點初步的概念。

第一次和蘇去,本來還顧慮到他一個大男生,也不是走設計路線的人,應該沒啥興趣,結果想不到他雖然快快看過,還能跟我說出幾個設計重點。大概是因為他喜歡畫畫的原因吧!不過聽了許多之後,雖然不否認他說的有點道理,還是認為他太過注意工法而忽略了情感的部分。

大 概我真的太浪漫了。總之,我認為不管設計什麼,除了工法和實用性本身,一定還要放一些自我的情感,才能做出自己的風格;否則工法人人可以抄襲,哪個成品 不是一旦被大眾廣泛接受立刻出現一堆冒牌(或類似)的東西?要打敗這些如蝗蟲般的copy cats,只有靠情感的投入。

太浪漫也沒啥不 好!第二次和艾德蒙跟麗去,感覺就全然不同了。我們欣賞作品整體展現出來的東西,或許有些作品我們真的不茍同(設計師要表達的東西我們並不 喜歡),但是對於頻率對了的那些作品,卻是讚嘆不已。然後去探討縫製的工法。她怎麼摺、怎麼縫合、怎麼會想到這樣就可以表現那樣呢?

或許,再換個伴,我還會去第三次。每次,都有不同的學習呢!

Crash (衝擊效應)

出品國:美國
導 演:Paul Haggis
原 著:Paul Haggis
演  員:Sandra Bullock, Don Cheadle, Matt Dillon, Jennifer Esposito, William Fichtner

時間:2005/9/10 7:30pm
地點:信義華納威秀

圖片來源:美國 Yahoo! Movies

我只是先把基本資料記錄下來,還在思索該如何對這部電影下筆寫心得時,就冒出一個陌生人留下comment要我去看看Katrina的相關blog。老實說,看電影的最初幾分鐘,我的確是在受到驚嚇的狀況下聯想到可憐的紐奧良(New Orleans)。

美國種族歧視的片子很多,但是將時間地點擺在我們正生活著、並且還算悉知的地方我倒是第一次看到。雖然不是洛杉磯的“在地”人,大學時期寒暑只要沒回台灣 自然就會往那兒跑,後來還有些高中同學搬到那兒,對洛杉磯也不能說不熟。可是我不知道,在加州、尤其是洛杉磯人種多到數不清的地方,所謂的種族歧視竟然這 麼深的被刻劃出來。很惶恐的想,究竟是離開太久?還是長期處在那樣的環境中而不自知?如果不是紐奧良的事,我一定會將這部片子當作美國佬的另一部妄想佳 作。

記得從北京回來的飛機上讀過一篇外國人寫的文章,那時候還沒發生高雄外勞宿舍失火的事。文章裡面指控台灣其實是個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地方之一。我們歧視泰 勞、印勞、菲傭、大陸妹、大陸仔……甚至“本省人”和“外省人”也互相歧視。再說嚴重一點,四年級說五年級不好、五年級說六年級不腳踏實地、六年級說七年 級是草莓族、還見過七年級說八年級莫名其妙;我想,要從八年級再往上嫌棄也是有的。就連基本的男人跟女人,也會互相指控對方的不是。

人都是群居的動物,這句話我從小就聽過。地球上有五大洲、五大洲各有國家、國家內還有分區、區域內有鄉村市鎮巷弄里、一個社區或一棟公寓大樓——這是地理 群分法,另外還有兩千三百六十一萬八千五百九十七種或更多分法。總之,大團體裡面有小團體,小團體裡面還有好友、密友、男女朋友。

然後,為了區分各個群體、找出各有的特性,我們對每個團體貼上標籤。貼標籤的人如果喜歡某團體就貼個好標籤,反之就惡意貼個爛標籤,或者自認為很公正的貼 個“正”標籤。反觀被貼標籤的群體,若喜歡那標籤便罷,否則就要抗議。惡意可大可小、抗議可小可大,再配上政治、教育等等社會因素,又足夠讓學者們發表好 幾篇論文、跑好幾場演講。

所以,回到主題,就像大部分的好萊塢電影一樣,這是個充滿溫馨的結局(雖然還是有些無奈的事,但這就是人生呀)。我們屬於這麼多不同種類的群體,我們的群 體可能受到惡意攻擊或無意中傷,我們可能在人生非常不如意的時候將不滿發洩在某一群體(類別)的人身上。但是,我們也守著自己的本分,我們愛著包容我們的 人,我們感謝幫助我們的人(就算他只是在工作),我們包容和我們不一樣的思想,我們接受不同的形體都是自然宇宙的一部分(雖然我真的很不能接受蟑螂跟蜘 蛛……)。

至少我從來不曾停止這樣訓練自己。唯有無止盡的【愛】與【寬容】,才有每個人手牽著手的一天。 2005/9/14 9:37pm 完成。

星期六, 9月 10, 2005

8 femmes (八美圖)

出品國:法國
導 演:Francois Ozon
原 著:Robert Thomas
演 員:Catherine Denenve, Isabelle Huppert, Emmanuelle Beart, Fanny Ardant, Danielle Darrieux, Firmine Richard, Virginie Ledoyen, Ludivine Sagnier

時間:2005/9/9 9:30am
地點:國父紀念館視聽室

圖片剪於法國官方網:http://www.marsfilms.com/site/8femmes/

雖然從年初就知道國父紀念館每週有撥放電影,今天才真正第一次在週末起早。經過這次,忽然對前八個月錯過的電影感到很可惜。像我這種不太懂得如何以技巧表現去欣賞作品的人,聽過黃老師的講解才真正領略許多導演、演員和每個作業人員的用心。

在無任何“外力”影響下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單純的兩個,其一是因為對故事內容的鋪陳覺得有趣(當然可以更深入討論),其二,一直喜歡有人唱唱跳跳的電影,就像百看不厭的真善美新娘不是我。還有一點,雖然有八個女人,並不會覺得太過吵雜。我記得以前看過一些以許多女子為主的電影,常常到最後會開始覺得耳鳴而看不下去。

整 部電影最不能苟同的就是馬賽最後真正自殺那一段;雖然又很矛盾的知道,這樣迅速的活過來又死去可以帶給觀眾莫大的震撼力,並且呼應了整部片的主題——男 主人之死,誰殺了男主人,動機又如何?最後男主人死了、男主人自己自殺、男主人再也無法忍受。但是男主人為什麼要自殺?反觀八個女人的秘密,有什麼是假裝 被謀殺之前不知道的?他知道老婆跑了、知道岳母不給他錢、知道小姨子喜歡他、知道大女兒懷孕、知道年輕女傭是他的情婦、知道妹妹跟他要錢……大概只有不知 道原來妹妹跟黑人女傭是同性情人,但是那又干他何事?如果他一開始沒死,之後又何必當著最可能無罪的小女兒面前自殺?想來想去都想不透,為什麼要在小女兒 面前自殺?

另外一個令我想不透的、但是問題比較不大的,就是小姨子的改變。既然她對愛情有著羅曼史的幢景、喜歡姐夫,而姐夫都死了,她為什麼突然改變自己的造型?而且不是安排在她和路易絲的對談之後,而是對母親殺害丈夫的事實傷心透頂之後。

至 於影片裡面對情慾議題的描述和表現方式,黃老師說的比較清楚。他說男人跟女人其實是一樣的倒是令我若有省悟。隨著我們社會風氣的開放,越來越多同性戀男 女露出檯面,這時候再談愛情、慾望,似乎已經雌雄難辯。我們只能說,這種人、這種性格、這種特色。有一種人,只想不斷地誘惑人,用自己本身營造出來的優 勢;有一種人,看似放浪不羈,但只對一個人真誠付出;有一種人不斷的幻想浪漫情愛而愛上一種虛幻;有一種人,一心一意只愛一個人,愛到容易忌妒;還有一種 人,根本只有自己,沒有愛人的能力。

你說的出哪一種人的性別嗎?

在 網路上有些人並不喜歡這種不像電影的電影,因為整部戲完全照著原劇本使用舞台劇的鋪陳方式。我到覺得還好,並沒有接不接受的問題。但是聽過黃老師講解將 舞台劇搬上螢幕的困難度(樓梯讓場景的立體化、八個人物走位不會亂卡等等),不得不同意導演技巧果然厲害,自己找個麻煩,卻也化解的好。這該算是影片的特 色,無所謂觀眾的喜好。

星期四, 9月 08, 2005

夏日爵士:當爵士遇上古巴

時 間:2005/9/7 7:30pm
地 點:台北國家音樂廳

演出者:
低音大提琴/基里安.佛斯特 (Kilian Forster)
鋼琴/托比亞斯.佛斯特 (Tobias Forster)
鼓手/提姆.罕恩 (Tim Hahn)
打擊/亞力克斯.赫雷拉.艾斯特維茲(Alexis Herrera Estevez)
打擊/厄力歐.羅德力格茲.路易斯(Elio Rodriguez Luis)

簡  介:克拉茲兄弟與古巴打擊樂手,由三位來自德國「德勒斯登愛樂」的古典音樂家與兩位當代最傑出的古巴鼓手所組成,以古典歐洲音樂傳統、拉丁爵士、及變化 無窮的古巴韻律,共同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全新音樂品種。推出三張風靡世界的專輯:《當古典遇上古巴》(Classic Meets Cuba)、《當爵士遇上古巴》(Jazz Meets Cuba)、《當古典遇上古巴之騷沙交響曲》(Classic Meets Cuba- Symphonic Salsa),銷售蟬聯並高據【Billboard告示牌】古典榜TOP 10及Amazon爵士銷售排行榜多週。專輯榮獲2003年歐洲〈Echo Prize回聲大獎〉年度最佳跨界專輯、德國〈Jazz Prize爵士大獎〉年度最佳專輯,2005年並獲葛萊美獎提名,經典爵士旋律,與古巴節奏激盪融合,賦予古典曲目令人手舞足蹈的新節奏,也讓許多耳熟 能詳的爵士標準曲目踏出了新舞步!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ntch.edu.tw/Progrom/progrom_disp.asp?SortID=5&ID=3356

圖片來源:博客來音樂館

沒 有太多的感想,因為老實說,聽的時候不怎麼認真,這就是非週末跑這種地方的壞處呀!前一分鐘我還在為了debug某程式傷透腦筋,後一分鐘就坐在這裡“悠 閒”的聽音樂。可是大腦冷卻的速度太慢,一邊聽著音樂,一邊還在思考(是不是那邊有問題?唉,如果電腦在就好了,可以馬上改改看……);這感覺好像工作時 聽音樂一樣,音樂只是背景,完全沒法真正享受……@@

不過最後當台上的人也愈來愈High,我的腳開始跟上拍子,情況就好轉了。我對音樂 這種東西一竅不通,通常只要節奏不要太奇怪,聽來都很順耳。印象中古巴 的音樂非常輕快,當初看了樂士浮生錄之後還曾經到處找看看有沒有歌詞想要練習,就是喜歡那種輕飄飄、乾淨、又不失動感力量的感覺。安可的時候要求大家站起 來,這時候我試著跟著台上的舞動腳丫子,才發現他們動的可快!等我終於趕上的時候,已經坐下來聽最後一首較為緩慢的曲子。

玥說這種音樂應該在戶外舉辦,大家圍襟正坐的在禮堂內根本完全不符合音樂的氣氛。呵呵~~非常同意,這音樂太過自然。

星期一, 9月 05, 2005

廚房

作者:吉本芭娜娜
譯者: 吳繼文
原著語文:日文

出版社:時報出版
出版日期:1999 年 12 月 06 日

我 第一次知道吉本芭娜娜,是因為跟阿滴去逛書店,看到她買了國王這本書,當時覺得這日本作者名字真好笑,讓人搞不清楚是日本人還是西方人。後來有一天閒 著,買虹來看,忽然就這麼著,好像被她迷住、勾了魂去。唉,她的文字對我確實有這樣的影響力。所以當我想不開,無意間在網路上閱讀到關於廚房的小小心得, 興起好奇看了之後……整個心情跌宕到了谷底。

這根本是關於死亡的書。對於我這種經歷不多(也不會想經歷這種事)的長不大的心靈來說太沉重 了。一個至親的人離開了,如何在有人相互扶持、或個人單打獨鬥 的狀況下,走出這個事件?我知道我會選擇逃避,不肯走出那樣的圈圈,好像走出來後,那個人就會永遠離我而去,而我們並不喜歡這樣……人們通常不會喜歡,也 很難接受,一個至親的人真正、永遠離開了。

不知道該如何推介這本書,雖然喜歡它,卻也因為它陰沉好一陣子。除了愛情和奇蹟,人還能怎樣走出那幾乎將人吞噬窒息的、非常可能毀掉一個生命的黑暗?社會 給了我們太多不好的例子,至於好的範例、那些人遇到的愛或奇蹟,又有多少比率的人遇的上?如果不能由自身生出愛,光靠仰賴別人的給予只會越得越少,越少越 不足以支撐一個生命。這樣想,或許又太悲了點。

星期六, 8月 27, 2005

夏日爵士:
小喇叭手詹姆斯莫瑞森與北方點子

時間:2005/8/27 7:30pm
地點:台北國家音樂廳

簡 介:澳洲爵士樂教父-詹姆斯.莫瑞森,人稱銅管樂器鬼才,傳奇人生如同他的音樂一般令人嘖嘖稱奇,誕生於搖滾樂黃金時代的他,曾與無數爵士樂高手同台飆 樂,傳奇小號樂手Dizzy Gillespie就曾讚道「我從來就不訝異James可以玩各種風格的音樂,玩得如此好,…毫無疑問的,James是箇中翹楚…」

北方 點子,則 是澳洲最具代表性的爵士四重唱 (Jazz Vocal Quartet),擅長以人聲模仿樂團音效,展現豐富的和聲色彩。2003年奪得美國國際無伴奏合唱大賽 (The Harmony Sweepstakes)冠軍,成為該大賽20年來第一個非美國團隊奪得冠軍的無伴奏團體,同時亦獲得「最受觀眾喜愛」及「最佳編曲」獎。此次詹姆斯.莫 瑞森將與他的四重奏、北方點子等八人,特別為台灣觀眾編寫多首全新創作,將會是這次夏日爵士派對中陣容最熱鬧且變化豐富的一場節目!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ntch.edu.tw/Progrom/progrom_disp.asp?SortID=5&ID=3355

圖片剪自:http://www.ntch.edu.tw/pro/2005jazz/

能說什麼呢?第一次跑國家音樂廳,對裡面的構造挺失望的。大概是外觀的宏偉和“國家”兩個字讓我對它的期望過高吧!由於走道上沒有地毯之類可以消音的鋪設,幾乎每一首曲畢都有遲到的人進場,叩叩喀喀的聲音不絕於耳。

音樂的部分真是奇妙。從頭到尾完全讓北方點子漂亮的口技和莫瑞森幽默的技巧迷住。因為如此,整場音樂的旋律在我來說幾乎只是個附屬品——如果不是那麼傳神的技巧,就不會有漂亮的樂音。

門外的人看著門內總覺得新鮮,而門內的待久了會開始嘗試用讓自己感到新鮮的手法不斷創新。無論是正經的、傳統的、幽默的表演,奏出的悠揚樂音都讓奏者愉聽者悅。

星期日, 6月 26, 2005

我的美國腳印

Image
參考前一篇相關文章

呵呵~~要自動突發性的作一件事不是那麼容易,但是要受了什麼影響而衝動的做事就常常發生了。

看 到香港同事最新的blog,覺得在米國待了那麼多年,也應該要把足跡交代一下,以免以後別人問起我還搞不清楚,一付沒待過還唬弄別人的樣子。有一次開玩笑跟大當家說根本沒去過米國的時候,他居然有點當真,雖然可能是因為我們彼此沒熟捻到能夠辨認玩笑,也可能我表現的真的太無知了。

Radio Blog

Radio Blog 官方網站
發現地點:上班一族

其實很久以前就在逛網的時候發現這個不錯用的東西,不過當時沒放什麼心思在這裡,只覺得挺好的,也沒深入研究。最近忽然轉性,懶得再理睬什麼風花雪月的事,改開始把苗頭轉回網路上的東西,研究如何把這東西美美的放到我的blog裡。

其 實不是太困難,只是一開始不知道為什麼居然不能在fire fox上正常顯示,加上必須先找個可以擺歌的地方,摸了很久才把一切都拼湊起來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每次換頁就會重新reload一次,如果可以常態撥放 就好了(但是這樣也有不好的地方……此刻我的秤子不停擺呀擺)。

先這樣吧!終歸是個懶秤子。

【註】目前Radio Blog擺在這裡,但是許久沒update,近期也沒打算update。2005/9/13

星期二, 6月 21, 2005

我的腳印

Image
360度看見香港同事A放了這一則,也挺好奇自己跑過的地方在世界地圖上看起來是怎樣呢?不多說,立刻去畫了一張。

不過實在有點太不精確!其實加拿大我只去過一次、一個點,沒想到立刻把北美通通填滿了。或許下次我該去大陸一趟,蘇俄應該也不錯……總之,如果要把地圖填滿,應該先選面積大的國家。真是太可惜這張地圖了,下一個計畫的點,還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地方……

星期二, 6月 14, 2005

你的願望

43Things 官方網站
發現地點:亞馬遜預知你下一個慾望

有一個地方叫 43 Things,讓網友寫下最希望達成的願望,前三名如下:

# lose weight (2160 people)
# stop procrastinating (2037 people)
# be happy (1890 people)

米 國人肥胖問題確實還蠻嚴重的,減重高居第一不奇怪,可不像有些台灣女生明明就很瘦了還常常嚷著要減肥。比較意外的是,整個網站的會員數約28,973人, 其中居然有7%的人跟我有一樣凡事拖延的毛病耶!就把它列為聖誕願望吧,這樣還有半年的時間,要改,真的要努力改喔!

另外,原來有 6.5%的人都不快樂。我猜應該都是戀情不順的人,因為 Fall in love 就排在第五名,有1553人 (5.4%),不過當然必須做交叉分析才能更確定我的假設是否正確。若是真的,把快樂寄託在別人身上本來就很不穩定吧?個人認為快樂跟痛苦一樣,都是自找 的 =p 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法跟我一樣呢?

呵呵~~有趣的地方。不管怎樣,祝福大家都心想事成。

我的五四三願望